“翻译与研究:中国学界的西方古典研究方法论问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10月16-17日,“翻译与研究:中国学界的西方古典研究方法论问题”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国际饭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9499www威尼斯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主办,9499www威尼斯哲社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协办。来自9499www威尼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术单位和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9499www威尼斯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谢文郁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孙增霖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和协办方致辞,随后进入到对本次会议主题的讨论中。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典文本的翻译和学术共同体的建立问题,谢文郁《蒂迈欧篇》(修订版)和陈斯一《存在与试探》的新书讨论,以及其他古希腊哲学和教父哲学问题的论文发表等。
两天来总共五次会议,分五个主题进行:
第一次会议的主题是“古典文本的翻译与学术共同体的建立”,由山东社会科学院的尚文华研究员主持。谢文郁、詹文杰、刘玮、田书峰、葛天勤等学者先后就中国学界目前的西方古典哲学研究状况进行发言,而未能到场的曹青云教授也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了线上发言。
第二次会议的主题是“柏拉图专题”,主持人为中山大学的田书峰教授。发言人有四位:东南大学哲学系葛天勤教授发表了题为“柏拉图《蒂迈欧》中的骨髓与‘身心问题’”的论文,文章主要考察了柏拉图在其名篇《蒂迈欧篇》中对骨髓的讨论,指出骨髓作为一种灵魂和身体之间的中介体,将灵魂的活动作用于身体,并让人类的非理性灵魂也实现“生殖上的不朽”。上海同济大学哲学系的樊黎教授,修正了学者M.C.Nussbaum对柏拉图《斐德罗》的“神圣的疯狂”和《理想国》所谓“理性统治的灵魂政体”的解读,他认为纳斯鲍姆想要将后期柏拉图视为一个伦理上的非理性主义者的解读是失败的,因为她混淆了这两个意象中灵魂活动的具体语境,夸大了非理性灵魂的力量。来自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冯一和宋佳慧分别就“《斐多》中的假设法、理念与原因(Aitia)”和“浅析黑格尔对柏拉图辩证法的批判——从‘回忆(Erinnerung)’谈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观点也得到了会议上很多专家学者的鼓励与点评。
第三次会议的主题是“《蒂迈欧篇》(修订稿)问题与讨论”,主要是针对谢文郁教授新近再版《蒂迈欧篇》的讨论。本次会议由中国社科院詹文杰研究员主持,点评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刘玮教授和中山大学的田书峰教授。学者们就中国学界的西学翻译是应该采取何种翻译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对话,是否有可能在中文语境中去还原西方古典文献的句法结构和本意?还是使译文更加符合中文句法而进行转译?对于古典文献的翻译是还原主义的翻译更好,还是解释主义的翻译更具有思想意义?最后谢教授也发表感言,他更希望年轻一代的学者能够踏实地安下心来,学习古典希腊语或拉丁语,锻炼翻译技巧,争取出版更多的古希腊哲学的汉语作品。
下午的第四场会议的主题是“亚里士多德专题”,由刘玮教授主持。其中田书峰教授关于“亚里士多德论主动理性”的发言引起在场学者的关注。田教授将问题提出: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第三卷第5章中的十五行文字,却是整部《亚里士多德全集》“最难啃的骨头”,由此引起的历史性争论本来就很大。果不其然,现场就引起了谢文郁教授与詹文杰研究员的争论,15分钟的时间很显然不够,他们把话题也延续到了会议后,甚至线上微信群,乃至于把以前的争论记录都翻找出来了。当然,接下来赵奇、边开昊、左向宇、张霄等年轻学者也在田书峰发言之后,就亚里士多德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气氛热烈。
同样的讨论气氛也延续到了10月17日早上进行的第五次会议。本次重点讨论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陈斯一的新书《存在与试探》,由此引出了对奥古斯丁思想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寅丽、山西师范大学的聂建松和同济大学的樊黎等学者分别发表了自己对本书的看法,既指出其优点,承认其对学术界的贡献,但也好不客气地指出其缺点,正验证“台上针锋相对,台下真心朋友”实乃是真正的学术人交友之原则。
第六次会议,也是收尾的会议,主要是一些“杂论”,主题涉及到奥古斯丁思想,阿奎那对伪狄的误读,荷马史诗中的“灵魂”以及恩培多克勒的“双重本原论”等观点,参与的学者专家,既包括中年学者,也包括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也都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就相关专家的提问进行了短暂的回答。
每一场研讨会都设有综合讨论环节,诸位参会的学者和旁听者都可以就刚刚发言的报告内容、论文主题、观点思路、论证方法等进行广泛而自由的交流。研讨会立足于纯粹学术,坚持平等对话原则,气氛相当热烈。最后,山东师范大学的杨东东教授主持了闭幕式,谢文郁教授致简短闭幕辞。
本次学术会议的举办为中国学界西方古典哲学研究专家学者相互间展示学术成果、进一步交流思想、凝聚智慧、共同探讨未来中国学界的西方古典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也为老、中、青年学者创设了一次分享学术、激荡智慧、助力发展、拓宽视野的良好机会,加强了不同年龄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在对话与合作中开启了西方古典哲学沟通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