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鲁克俭教授做客马克思哲学发展论坛

 4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鲁克俭教授应邀做客9499www威尼斯哲社学院“马克思哲学发展论坛”并作了题为“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共和主义思想”的学术报告。哲社学院刘森林教授主持报告会。

 鲁克俭教授指出报告话题涉及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思想转变,用列宁的说法就是两个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国内学界的典型说法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依旧是激进民主主义,并没有转到共产主义。但是鲁克俭教授认为不仅《德法年鉴》,而且在之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就转变到哲学共产主义了。但哲学共产主义不同于科学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是用哲学的理论和话语去论证共产主义,科学的共产主义是运用唯物史观去论证共产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始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转向哲学共产主义之前,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有一个从一般自由主义向自由共和主义的转变,而且,马克思在关于新闻出版的两篇文章之后的政论中,公民共和主义因素逐渐增强,体现为类、理性的自由开始向公共性靠拢。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存在内在的紧张,自由主义属于英国传统,强调个体自由,共和主义属于欧陆传统,强调公共自由或者说是共同体自由。对物质利益的拒斥以及“废黜自我”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共识,也是推动马克思向自由共和主义转变的内在动力。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批判了自由主义和雅各宾派的共和主义,这可以看作马克思对共和主义彻底的清算和扬弃,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可以说是对共和主义的扬弃,它保留了共和主义弘扬公民人文主义的精神气质。

 刘森林教授指出鲁克俭教授的报告不仅内容很精彩,而且其研究方法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刘森林教授总结为以下四点:不要拘泥于旧说;视野要宽;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细心做研究。最后,与会师生就“主义”的划分和划分标准,黑格尔体系中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林木盗窃法》中马克思对国家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鲁克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者。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早期思想)、国外马克思学、马克思文献学、MEGA研究。主要著作有《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走向文本研究的深处:基于MEGA2的马克思文献学清理研究》等。主编“国外马克思学译丛”、“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等重要学术丛书,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