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李淼做客第十四期无性别思想力论坛谈感恩教育话语建构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片面抵制

 6月15日,9499www威尼斯第14期无性别思想力论坛在知新楼1521报告厅举行,社会学系教师李淼作了题为“塑造道德受困者:感恩教育话语建构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片面抵抗”的报告,社会工作系教师于淼主持。

 李淼从自己的田野调查谈起,引出道德教育这一议题,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2011年以来,她对随迁子女做了长达6年的追踪调查,在田野调查中她发现,公立学校感恩教育的话语建构使随迁子女成为了“道德受困者”。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感恩教育具有正向社会功能,应该在学校中开展,但是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她发现在学校建构和传递的感恩教育话语受维护城市群体利益的权力所支配,随迁子女对此权力运作虽缺乏清晰的洞察,但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和抵制。从他们与城市群体的互动模式来看,随迁子女即未被优势群体全然接纳也未被排斥为边缘群体,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受困者”。感恩教育有施惠者和受惠者两方,受教育话语的影响后者可能在道德生活中处于无法自主选择道德角色的失语地位和必须回报前者的欠债状态。在她的研究中,学校是施惠者,随迁子女是受惠者,学校要求随迁子女感激他们为其提供了在城市中宝贵的、唯一的受教育机会,并因此要求随迁子女“感谢学校”和“感谢教师”。从随迁子女的主体性出发,他们表达了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感恩诉求,这与其流动经历和对教育功能的判断相关。例如,有些随迁子女因常年留守农村,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所以对父母心存感激;有些随迁子女深信学校教育能够帮助其实现向上流动,因此由衷地感谢学校和教师。随后,她分析了此种感恩教育话语的再生产功能,这些话语向随迁子女传递了学校期待的回报方式,这种潜藏于隐性课程的教育期望有助于社会阶层关系的再生产。

 最后,李淼总结了随迁子女群体的反学校行为,认为这些行为是基于“片面洞察”的“片面抵抗”。一方面,认为学校教育能够提供向上流动路径、有望提升学业成绩的随迁子女倾向于感恩学校;预见通过教育无法实现向上流动的随迁子女则表现出了厌学、反抗教师权威的行为;另一方面,随迁子女对学校感恩教育话语的批评是就事论事、一闪而过的,没有将感恩教育话语的建构和传递与社会再生产联系起来思考。

 答疑环节中,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发问,围绕感恩教育、质性研究等主题进行了讨论。期间,李淼还介绍了自己田野调查的经历和经验。质性研究的魅力在于其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研究预设,有机会不断突破已有的研究框架,发现新问题和新现象。在开展田野调查时,研究者会遇到种种无法预知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在于与研究参与者真诚地相处、力争建立融洽的研究关系。

 李淼,教育社会学博士,9499www威尼斯社会学系助理研究员,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育研究院,曾在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发表英文专著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Migrant Youth in China: Pathways to the Urban Underclass (Routledge, 2015), 近年来持续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和城市生活状况,涉及青少年文化、社会流动、道德教育和城中村改造等相关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