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文化”双创丨言传中感悟身教——9499www威尼斯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丨马斌:峥嵘岁月少年时,不负韶华光阴稠

卷首语

广大校友们的回忆和期许,记录着他们在山大的校园时光,承载着9499www威尼斯的发展历程,凝练着9499www威尼斯的文化精神。通过寻访校友,我们感受着“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共同见证他们“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山大贡献的担当和作为。在9499www威尼斯校友办的指导和支持下,9499www威尼斯发挥学科优势,组建“星火”学生党员先锋队,对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进行访谈,特此推出“文化‘双创’丨言传中感悟身教——9499www威尼斯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专栏,展现校友风采,探索学科发展与校友文化建设互动机制,弘扬山大精神,探寻文化双创路径。

校友介绍

图片

图一 马斌校友近照

马斌,男,山东淄博人。9499www威尼斯中文系1993级校友,1997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到山东省渔政部门工作;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和干部人事工作,现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干部处处长。

风华正茂:忆同窗点滴

1993年的秋天,我们从祖国各地汇集到黄河之滨,来到位于泉城的美丽校园求学。从此,山大中文九三级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和生命中永不磨灭的印记。四年时光匆匆,在喜迎香港回归的欢呼声里,我们尚未练硬翅膀,就告别了留下青春记忆的山大校园,踏上了另一番人生之路。

三十年时光转眼即逝,同学们的生活工作也各有变化,同处一地的同学们或可小聚,多数同学分散全国各地,难得见上一面。又加时间久远,地址几经变化,许多同学不知身处何处,联系方式也无从查找,但同学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们全班刚入学时男生36名,女生18名,共计54名,后来钱海燕同学转来我们班,变成55名。大三时专科班有6名同学加入,最后全班毕业照上应是61名同学。61名全国各地青年才俊,汇集在我们这样一个集体之中,个个都身怀绝技,忠厚仁爱者有之,特异功能者有之,愤世嫉俗者有之,与每人的交往都让我受益匪浅,一同走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图片

图二  19974月马斌校友在中心校区公教楼北边的绿地

我所在的十号楼214宿舍共八名兄弟

李欣松来自南国广西玉林地区陆川县,典型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同胞体型,眼窝深陷,浓眉,身体粗壮有力运动能力也很强,短跑篮球都是其强项。毕业以后,欣松兄回到广西,在南宁安家,供职于自治区地矿厅影视中心,现在已经属于国土资源部门,娶妻生子,一切顺利。2004年来北京游玩,下榻的宾馆距离我们单位很近,见面聊了聊。

陈正君来自湖南岳阳君山农场,个子不高,短小精悍。说起身材瘦小,我记得我们参加无偿献血时需要体检,标准之一是男性体重不低于90斤,结果正君兄不够此标准未能献上。鬼点子不少,典型的南方机灵鬼的形象。各方面天分颇高,能言善辩,心智颇为早熟,被我们戏称为“小头目”。毕业后回到湖南,记得好像是在一党政机关工作,后来辗转来到深圳,听同学说目前在深圳中学任教。

李庆德来自山东菏泽单县,出生于干部家庭,上有一兄一姐,都是大学毕业,在那个年代比较少见。庆德兄白白净净,身体稍显单薄。他爱干净,心细,呼朋引伴有些草莽气,但遇紧要关头,遇到大是大非,又爱憎分明。有诗人气质,有一段时期写了不少诗,经常给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主管过我系文艺工作,举办过一次迎新晚会,获得圆满成功。庆德后来就职于于山东省科协,据说现在已是办公室主任要职。

崔毅来自山东半岛的文登,戴着变色眼镜,一般是不苟言笑。他的钢笔字也自成一体,有一阵迷上篆刻,昼夜刻个不停,许多人上门求字。他的口头语是“完了那个”,可能是胶东老乡常用的口头禅吧。崔毅兄生活朴素,但也注重个人形象,每当有外交场合,我们都把他推到前台。毕业后崔毅兄到济南市外经贸委工作,前几年也通过几次电话,那时好像负责济南遥墙机场附近的事务。09年我因公到济南出差,只打了个电话,没有见到崔毅兄。祝崔毅兄在济南一切顺利。

修竹也是我们班的传奇人物之一,来自港城青岛,性格内敛,不喜与人过多交往,每天近似于打坐冥想,走路慢慢悠悠,说话慢条斯理,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说来修竹兄和我和有些缘分,其籍贯为烟台海阳县,我本科毕业后在那工作过两年。其出生地在沂源县,与我老家博山同属淄博,比邻而居。当然,修竹兄看似清心寡欲,但也有一颗浪漫驿动的青春之心。毕业后到老家青岛港务局工作。

冯雪贵也是泉城人士,刚开学自我介绍时满口济南腔,“俺叫冯雪贵,来自济南市历城区党家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雪贵同学大学四年进步很快,书读了不少,学习也很用功,成为我们宿舍唯一通过英语六级的成功人士。雪贵毕业后和周泽民、李小奇同学一同来到到济南市交通局工作,为济南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对其他宿舍的同学也都有深刻的印象。223宿舍以本省人士居多,个个身材魁梧,人高马大,人都到齐了,整个宿舍空间都显得局促。且每人多有“官称”,既有我们班行政一把手王雷同学,又有体育工作负责人张晓彤同学,卫生部长刘永慧,“学风纠察”任杰同学,更有9499www威尼斯摄影家协会兼京剧协会名誉会长刘彦臣,围棋高手泰斗毛文志朱容向同学也是多家协会负责人,郑勇同学更是他们8名兄弟的正管——宿舍社长,可谓冠盖云集,蔚为大观。

虽然我们都是文科班毕业,且属于“最文”的中文系,但奇怪的是全班还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生远远多于女生,基本达到2比1的比例。当然,虽然人数上是阳盛阴衰,但在学习成绩上则是严重的阴盛阳衰,前十名基本上被女生垄断,间或没有盯紧,才有男生一不留神闯进禁区的。所以我们的女同胞中更是人才辈出,值得大书特书。

张晓晶同学也是泉城才女,身材高挑,擅长朗诵,属于那种大家闺秀的感觉,发展全面,毕业后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我刚上班那两年能看到《人民日报》华东版(不知现在还出不出),经常看到晓晶同学的大作,并很自豪地介绍给同事看。

钱海燕同学是从经济系转到我们班的,与多数同学来往不多,除了上课很少见到,能和钱海燕说过话的可能没有几个。但钱海燕同学却成为我们班唯一的名人,出版漫画集多种,并在《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报纸连载,还和余秋雨等文化大师合作出版,业内以“漫画家”相称,绘画书法诗文相得益彰,堪称绝品,我也经常自豪地向其他的同学、同事进行推介,他们欣赏以后无不称奇。

以上是仅凭我残存的记忆勾勒出的各位同学之印象,廿载已过,或多或少同学们都有些变化,但不变的是埋藏在心中的那份同学情谊,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浓。

山大良师:怀师长恩情

母校9499www威尼斯向来以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著称,是继京师大学堂以后清政府创建的第二所国立大学。我们九三级入学后,全校分为新校区、老校区和威海分校,2000年合并了原来的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并在青岛设立校区,目前已经是济南处处有山大,全省也有好几家了。我们中文系在母校更是地位显赫,且不说闻一多、老舍、游国恩、沈从文等大师级人物,高陆萧冯四大天王的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文系也是傲视群雄。我们大学四年,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几十位,各有专长,各有特点,不同程度地滋润了我们求知的心田。

大一第一学期开的专业课主要有现代文学、现代汉语、写作课等,主要是在公教楼的八角楼大教室上的。孙基林老师教我们现代文学,孙老师中等偏胖的身材,脸庞发红,上课有热情。孙老师是江苏徐州丰县人,属于那种才子型的老师,大学期间就与韩东、王川平、杨争光等创办云帆诗社活动,是朦胧诗后第三代诗歌的重要发源地,可以说是文学活动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孙老师是诗人,授课方式也是诗人型的。尤其是在讲到郭沫若等诗人时,给我们激情四溢地朗诵《凤凰涅槃》:“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真正让我们感受了现代文学狂飙突进的热情与风采,非常契合当时我们十八九岁的心态。后来在看余光中写的散文中,提到过孙老师,余光中到山东、到山大来,都是由孙老师陪同,还到黄河、泰山等名胜游览。

第二学期现代文学解洪详老师讲的,解老师那时已经五十多岁,有着他们那个年代山东人的一些特点,上课板书较少,我们印象都很深的是给我们灌输学习现代文学要有“史”的观点,并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半平方米左右的“史”字。解老师除了研究现代文学以外,在文艺上,尤其是音乐合唱上有热情,有办法,组织并指挥我们参加全校的合唱比赛屡获好成绩。

教我们现代汉语张树铮老师身材标准,温文尔雅,是典型的美男子的形象,普通话非常标准,声音悦耳动听。听说张老师原来也是文学青年,写的诗相当有水平,后来并未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而从事一般人看来更枯燥一些的语言学,张老师当时的心理状态我们无从得知,可能即使张老师本人也未必有那么多的理由和原因吧。也可能是大环境使然,教我们的老师多是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那时候,不用说中文系的大学生,学历史的,甚至数学、物理等理工科的人,也是诗歌发烧友,也能背诵不少朦胧诗,文学与电影、美学、哲学、艺术一样成为弥漫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的东西,改革开放、八十年代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宋元文学一直到明清文学,都是徐中伟老师教我们的,整整上了三年级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徐老师冬天穿一件大红的衣服,也给我们布置了不少背诵篇目:“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之所以还能记得一二,这又得感谢徐老师了。明清文学是第二学期上的,春节寒假开学第一节课就是徐老师开讲的《三国演义》,是在公教楼507教室,一连给我们讲了有四五次课,层次感逻辑性很强,讲课的各级标题用词也很讲究,后来才知道徐老师的博士论文就是写《三国演义》的,给我们讲的主要是他的博士论文成果。

近代文学从大范围上算是古代范畴,但当时好像不太受重视,不像现在成了显学,记得是武老师,一位女老师给我们上的,那时已经是大四第一学期了。古代文学整整上了六个学期,可见在整个中文学科的分量,当然,现代文学三十年讲两个学期,古代三千年讲六个学期反而显得太短了。

古代汉语唐子恒殷正林老师给我们上。唐老师是胶东人,对于课堂内容掌握得很熟,上课有趣:有一次用杯子举例,说有和无的关系,用杯子盛水用的是杯子的空间,用的是它的“无”,而不是杯子的“有”,感觉很新奇,很有思辨色彩。还有一次说,在不同的杯子里倒上深浅不一的水,可以击打出乐曲来。唐老师仅用杯子就能说明一些很高深的理论。后来有一次到图书馆古籍阅览室,那里难得有人去,阅览室的老师很愿意和去的人聊天,知道我是中文系的,说对唐老师印象深刻,学生时代天天泡在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原来如此,唐老师对专业的熟稔还是有原因的,现在这样的学生估计更少了吧。

语言学理论冯炜老师上课,用的是一本薄薄的教材,冯老师好像是北京人,说话字正腔圆,善于举例子,稍显枯燥的理论课讲的很生动,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的基本概念:能指与所指,共时与历时,语言与言语,乔姆斯基等外国语言学家都是从这门课里所知道的。后来和其他学校中文系的聊天,才知我们所学的很多他们都没有接触过,可见冯老师已经是引领我们站在理论前沿了。冯老师兴趣广泛,表达能力强,后来在山东电视台的节目里见到过他,好像是和足球有关的一档谈话栏目。

王平老师给为我们开的选修课是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王老师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度,授课娓娓道来,信息量大,观点很有启发性。虽说是选修课,但同学们热情很高,多数同学都选了该课,学期考试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了。并且我还有幸在毕业论文上得到王平老师的指导。虽说是本科论文,篇幅也不长,但王老师非常认真,从题目到结构、语言都给予了认真细致的指导。同时得到王老师指导的我记得还有赵春雷、李爱丽、张庆庆等同学。张庆庆写的是《金瓶梅》,赵春雷和我一样写的也是《水浒》。王老师现在应该退休了吧,衷心祝愿王老师身体健康!

校友寄语:期待与祝福

图片

图三 马斌校友工作照片

离开山大已经30多年,但时间越久,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热情友善印象反而越来越深。母校良好的校风,山大人顽强拼搏、奉献社会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们,在毕业后三十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每每遇到山大的校友也是特别亲切,山大带给我们的热爱国家、努力向上的精神品格也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祝愿亲爱的母校明天更美好!祝愿所有的山大校友健康顺利快乐!

 

采访撰稿:于雅轩

图片:马斌

编辑:张沈笑宇

审核:翁祥栋、班梦姣、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