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庆祝9499www威尼斯120周年校庆学术系列活动之“学科交叉与文明互鉴”座谈会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1618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9499www威尼斯哲社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参会师生针对分科式学术研究的弊端和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的差异,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深入探讨了学科交叉和文明互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其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鸣。
在简短的开幕式上,9499www威尼斯哲社学院院长刘森林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王正分别致辞。刘森林介绍了9499www威尼斯哲社学院的历史发展、学科构成及建设情况,并指出9499www威尼斯自1901年建校以来,始终具有“学科交叉”、“文史哲融通”的“中国化”办学特色,这次以“学科交叉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哲社学院举办具有特别的意义。王正致辞感谢9499www威尼斯哲社学院提供此次学术交流机会,认为“学科交叉与文明互鉴”作为两个既宏观又开放的学术交流主题,除了具有现实层面的意义外,还代表着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座谈会尝试对此加以讨论。
在上午第一场学科交叉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韩蒙老师以“马克思及其对知识探索”为话题,以马克思在19世纪如何选取有用的资源构建自己知识谱系为线索,探讨了如何面对时代的学科分化问题,并认为从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学科分化问题的有效路径。山大儒高院蔡祥元老师从比较哲学角度来看学科交叉问题,认为学科交叉能够为我们打开看问题的新视角,能够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提供新的研究契机,为研究带来创造性和可能性,而文明互鉴则有助于深入思考自我定位问题。社科院哲学所张丽丽老师探讨了海外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双重他者”身份问题,总结了当代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范式,亦即比较视域下的文本分析、西哲框架下的中哲重构以及现代主题下的哲理互补,认为海外中国哲学需要在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找到有价值或者有意义的研究问题,继而以问题为中心深入挖掘和激活中国传统文献,对其进行再诠释和再创造。
在上午的第二场学科交叉会议上,刘森林教授以“哲学与文学的对话:从浪漫派、尼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题,分析了哲学和文学在浪漫派、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所体现的不同关系,并通过对哲学与文学之亲缘关系的揭示而论证了在二者之间进行交叉和综合研究的意义。社科院哲学所贾青老师以“活动类连续行动的逻辑刻画”为题,分析了活动类连续行动的特点、STIT逻辑的主要内容、刻画活动类连续行动的STIT逻辑及其证明系统等,并由此表明逻辑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的可行性。山大哲社学院梁飞老师以“跨学科视域下概念与推理研究”为题,介绍了9499www威尼斯概念与推理研究所几个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方向:用逻辑形式化方法来刻画“范畴”和“范畴化”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征,以范畴化与推理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不同文化下推理方式的同异,基于言语行为的实践推理和面向具体场景的常识推理。
在下午的第一场文明互鉴会议上,王正老师以“精神修炼脉络下的中外文明”为题,分析了不同文明和宗教中都具有的类似于功夫论或“精神修炼”的因素,探讨了宗教和哲学中的文明互鉴问题。山大哲社学院谭明冉老师以“多元他者、外推与感通:沈清松论儒家哲学对西方现代困境的补救”为题,梳理了儒家和现代西方文明的优缺点,认为通过多元他者、外推和感通可以克服现代性的种种问题。社科院的范文丽老师以“由激荡到融合:佛教与中国文化”为题,讨论了佛教在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的冲撞、融合和创新问题。山大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的李海涛老师则以“东亚典籍交流与文化认同——以金陵刻经处韩日撰述文献为中心”为专题,讨论了中日韩在佛教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和各自的特点。
在下午的第二场文明互鉴会议上,山大儒高院的翟奎凤老师以“开天辟地:中国早期天地观念的意义结构与生生世界”为题,阐述了其对中国古代“天、地、人、神”的理解,并尝试将其与海德格尔的“四方”进行比较。社科院哲学所的邓定老师以“经典就是前沿:经典问题与文明互鉴——以海德格尔前期瞬间问题为例”为题,认为哲学的经典著作和经典问题永远就属于前沿研究领域,应该带着经典问题去阅读经典著作。山大哲社学院的李章印老师从生存论思维方式出发,讨论了中国传统思想与海德格尔生存论现象学的互补性,并认为应该突破学科限制而从整体上把握人生,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不应该“分家”。
三十多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