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录
文化“两创”|“言传中感悟身教”9499www威尼斯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丨袁小平:励耕问学,执信求索

广大校友们的回忆和期许,记录着他们在山大的校园时光,承载着9499www威尼斯的发展历程,凝练着9499www威尼斯的文化精神。通过寻访校友,我们感受着“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共同见证他们“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山大贡献的担当和作为。在9499www威尼斯校友办的指导和支持下,9499www威尼斯发挥学科优势,组建“星火”学生党员先锋队,对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进行访谈,特此推出“文化‘两创’丨言传中感悟身教——9499www威尼斯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专栏,展现校友风采,探索学科发展与校友文化建设互动机制,弘扬山大精神,探寻文化双创路径。

校友介绍:袁小平

袁小平,9499www威尼斯社会学系1999级本科生,9499www威尼斯社会学2003级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访问学者,现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MSW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民政部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理论与应用、社会治理创新及农村社会工作等。

主要学术成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1项结项良好),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等,共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等。

结缘与收获:桃李之教,一脉相承

作为9499www威尼斯社会学系1999级本科生和2003级硕士生,袁小平老师与社会学可谓是有着不解之缘。在谈及专业选择时,袁小平老师坦言,这是一个“高考录取的小惊喜”。报取志愿的调剂换来一纸录取通知书,他就这样推开了社会学的大门。经过几年的深入学习,他对社会学从一无所知到满腔热忱,并通过推荐免试研究生留在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

在山大求学的日子里,专业师长的教诲对袁小平老师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老师们的负责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他深受感动,并化为了学术研究中无形的坚守。“我的导师是林聚任老师,大家都知道他做理论社会学做得非常好。社会学有很多流派,每种流派对社会现象的基本假设和解释都是不一样的。林老师让我养成了理论思考的习惯,让我做研究要有理论抱负,要去跟理论对话,这让我非常受益。李善峰老师对实践的密切关注让我注意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勾连非常重要。葛忠明老师也对我有很大影响,他的课非常精彩,特别是在讲古典社会学的时候,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还有很多老师对我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求学时的收获,袁小平老师总结出三点。第一个收获是对社会学的学习兴趣。他在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中重点感激了两位老师:一位是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李善峰老师,一位是硕士生导师林聚任老师。李老师教授的农村社会学课程以案例回应理论,规避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将他领进了社会学的门。林老师严格的社会学训练,让他能一直在社会学领域耕耘。回想起这段经历,袁小平老师动情地说道:“母校让我找到了一个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领域,能让我一直坚持下来。”第二个收获是友情。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谊深厚,驱使他在就业地点选择时特别想留在济南。“虽然后来还是回了老家,但是目前我和同学们还是有很多的联系。这也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收获。”第三个收获是师生情。师长的关心和爱护令他如沐春风。“和老师们相处得特别好,像林聚任老师、葛忠明老师、李芹老师、王忠武老师、程胜利老师,包括后来留校工作的师兄师姐等,他们都很关心我们,让我收获了浓厚的师生感情。”

师长的谆谆教诲感染着他,如今的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已从教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心得。第一,要跟学生互动。师生间课下的互动能够为课堂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和氛围,他认为这是基础性的工作;第二,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考虑所用的教学案例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因为只有案例和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学生才会喜欢,在教学中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知、能看到的案例,学生才会有分析的欲望;其次,备好一堂课很重要,课堂想要有质量,教师就要认真对待,把课备好。“总之,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对自己有把课讲好、把课上好的自我要求。”他这样总结道。

选择与求索:扎根热土,深耕细研

从山大毕业后,袁小平老师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社会政策理论与应用、社会治理创新和农村社会工作。当被问及研究领域的选择时,袁小平老师梳理了自己的时间线: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农村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因此一直保持着对农村的关注。博士期间跟随导师转向研究社会政策,这也成为了他的学术主攻方向。近年来,他一直在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主要讨论农村的社会政策。“这些年我会去关注农村社会工作、反贫困政策等,其具体研究场域是在农村,所以还是在做农村社会的研究。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社会政策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治理的创新往往是政策的创新,我就延伸着去讨论一些创新性的政策和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袁小平老师将选择研究领域归纳为“一个研究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学术兴奋点的问题”,他认为一是要有兴趣驱动;二是要学会把研究领域缩小到具体的主题;三是要围绕着这个具体主题,在理论驱动下开展相关的对话。

对正处在研究生阶段、被确定选题困扰着的同学,袁小平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学会思考。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本科生是接受知识,研究生是要在此基础上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牛顿,他能提出苹果为什么能从树上掉下来的问题,并能够从专业角度进行解答。对于研究生而言,要学会提出一个问题,并且尝试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答它,回答深不深是后话,但一定要有这个意识。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该怎么提出一个问题。第二步就是用专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有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深刻了解,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做到这一步也很简单,就是大量地阅读文献,这样才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如果看的专业文献多,就能慢慢地学会思考,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其次,要与其他人讨论。在很多学校,导师们都会开展读书会。一个人思考不太容易打开思维的大门,所以要多跟老师讨论,多跟同学讨论。“就像我们的学术研讨会,不就是通过讨论来形成扩展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吗?”最后,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生要学会确定一个主要的领域,围绕着这个领域形成知识和实践积累并深耕。“不要什么热门就去研究什么,这样的学术之路才能长久。”

正是凭借着数年的积累和沉淀,袁小平老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才能硕果累累。他将支撑自己的学术动力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水到渠成”。自攻读博士以来,他便一直围绕“社会政策”这个主题展开思考和调研,“在一个领域一直做下去的话,自然会有一些产出。”第二个是“兴趣驱动”。他的研究都是源自对实践的观察,试图用社会政策的理论视角去解释经验当中存在的各种现象。第三个是“自我加压”。袁小平老师坦言,做研究是很枯燥的事情,写论文有时也是很痛苦的。很多时候我们说喜欢这个才愿意去写,但是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是如此。而且,喜欢思考跟喜欢写作是两码事,因此,要有一些科研产生,自我加压也很重要。它能让我们克服自己的懈怠心理,走出舒适区。“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趁着现在有精力就多做一点,以后事情多了就少做一点。我个人觉得年轻人在做学术当中一定要有自我加压和自我要求,这能让我们保持科研节奏。”

专业与使命:聚焦民生,投身田野

袁小平老师一直在关心农村社会工作,在2008年曾写过一篇文章来讨论农村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基于当时社会工作的发展重心在城市,他提出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用农村社会工作帮助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公平。这是他思考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议题的基本点。

至于二者的关系,袁小平老师在2019年写的文章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其中他谈到社会工作有四种理论范式,社会工作可以担任调停者、意义探求者、觉悟的提供者和革命者四种角色。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价值,除遵循的范式不同,社会工作的角色也不同,除了修复社会结构外,还可以做社会变迁、社会引导等工作;除了服务性地承担事务、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还可以做意义的阐释者,帮助村民解读社会政策。总之,社会工作的角色应该是多元的,工作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提供个案或小组服务来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治疗与改变。

此外,袁小平老师认为在实践中还可以围绕着乡村振兴的任务,来思考社会工作能干什么。乡村振兴有二十四字方针,其中治理有序、乡风文明这两个指标是社会性的,社会工作关注社会性问题的解决,重点应该在社会性的目标上。因此,社会工作的参与应该围绕着乡村振兴关于社会性目标的干预展开,比如怎么让治理有序、怎么提升农村治理。如今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严重,而社会工作能够很好地回答如何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团结、乡风文明。袁小平老师提到,乡村振兴的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领域应该是社会工作的重点,同时围绕这方面去拓展,在产业中、环境中、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探索。

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伴随而来的是政策的出台,体制的创新,资源的投入,因此这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对此,袁小平老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青年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第一,要对乡村振兴保持关注,去研究在乡村振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社会工作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切入点创新等,这也是为学生提出的学术使命;第二,社会工作运用自己的实践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首先能够切实解决、回应当前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和问题;其次,通过服务加深学生对研究的认知;再次,让学生保持对社会的关注,更贴近现实,这是一种很好的“课程思政”形式。

寄语与期待:沐光笃行,无远弗届

当被问到“做好学术最重要的品质和素养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袁小平老师谦虚地表示,自己并没有取得良好成绩,没什么有影响力的成果,只是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些任务。“谈论这个话题我觉得底气不够,仅仅有点小思考。”他认为首先是要执着。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将研究兴趣转换成成果,需要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坚持不懈。学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时间性的投入,看得多、写得多,学术功底就会慢慢扎实。另外,思考很重要。袁小平老师指出,社科学子要学会有反身性的思考,只有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大家做学术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是老师给的,博士的研究方向也是老师给的,当时闷着做也能做出来,但很多人做完之后就不知道再去研究什么了,原因是他没有反身性思考的习惯。”他以自己的研究经历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原来研究社会动员,在研究之后发现国家很重要,所以我就去研究为什么国家的动员会没有效果,再后来我带着这个问题去做社会政策研究,研究国家在社会政策中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当我们学会反身性思考的时候,会让我们从这个领域延伸出新的学术领域。”除此之外,要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山大以文史见长,学生培养讲究思想性,但如果只有思想性是很难做出研究的,因为研究要落地、要跟社会现实结合,尤其是社会学。因此,对研究生而言,要去接触丰富的实践,有时实践带来的反馈会推翻原有的理论。袁小平老师再次以个人为例,他提到自己在社会政策领域中的部分成果是先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再用专业知识去解答而来的。他鼓励同学们,要想写出论文,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否则提不出问题。

在访谈的最后,结合自己的科研和工作经历,袁小平老师给未来想要在社会科学领域深造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借助山大丰富的资源大量阅读。“我上学时最喜欢的是去图书馆,刚开始默默的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书架上的C913都看完,但是很遗憾没有实现。山大的学风很好,同学们读的书也很多,我希望同学们保持阅读的习惯,围绕专业集中阅读、大量阅读,专业素养才会提高,才会有专业的兴趣和思考。阅读多了,吸收的东西多了,学术领域自然就找到了。”第二,如果想继续深造,除了阅读还要尝试写作。在阅读之后,需要从研究性的角度去写作,把理论与实践用规范的研究方式写出来。写作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这样研究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袁小平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学会去写、去探索性地发表。“发表是对自己的承认,当你发表了一篇就会去思考怎么发表第二篇,这样研究的逻辑性才可以出来。”第三,要多跟老师去学习,尤其是课题式学习。积极参与课题和调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自己写作专业文章的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的资料尤为重要,袁小平老师指出要保持对最新权威文献的追逐和关注,“对于社会学的好的刊物,要保持阅读的习惯,看得多了,慢慢的,我们的学术审美就高了。”